自2019年初,由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绿色数据中心的指导意见》以来,在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等多个部门发布的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在内的多份全国性及地方性政策文件中均提及,要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重要的底层支撑,伴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数据中心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数据中心是碳排放大户,在“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低碳、零碳,甚至是“负碳”数据中心成为整个IDC产业上下游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IDC上下游企业层面,无论是IDC服务商,还是设备厂商,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绿色技术研发、应用,为“碳中和”尽上自己的一份力。
设备散热作为数据中心电力消耗之一,也是数据中心PUE产生的根本源头,降低设备热功耗一直是众多厂商努力研发的一个方向,但就目前技术而言,实现设备完全不散热简直是“天方夜谭”。
基于此,如果能将设备产生的热量回收,加以利用,进而减少生活中供热的碳排放,也可为“双碳”宏伟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可能看到这里您会觉得:数据中心应用纯绿电的话,已经实现了“零碳”数据中心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利用余热回收,变相降低“碳排放”呢?
即使数据中心已经可以做到纯绿电供电,还是有必要利用余热回收,收集热量。具体好处可总结为两点。
一方面,回收的热量可用作生活热水、供暖等生活供热,从而降低这些生活供热的碳排放,为整个社会的碳中和作出贡献,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心;
另一方面,回收的热量可以进行销售,平摊数据中心运营成本,以现在数据中心逐渐规模化,超大型数据中心逐步增多的趋势看,甚至有可能为数据中心带来盈利。
所以,无论数据中心是否应用纯绿电,是否已经成为“零碳”数据中心,都应应用余热回收技术,在“零碳”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打造“负碳”数据中心,助力其他行业实现“碳中和”。
虽然现阶段我国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利用相应政策文件较少,但随着数据中心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政策方面定会有相应的倾斜(如增加余热利用技术在《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得分权重;将最新的余热利用技术和产品纳入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中;对投资建设余热回收设备的数据中心予以相应的资金、补贴支持等)。
技术层面,随着余热回收技术不断更迭,系统稳定性、建设成本等方面不断优化,会有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关注余热回收技术,而这些运营商的关注也会促进余热回收技术厂商进一步进行技术改良,为数据中心“量身定制”一套专用的余热回收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用一句话总结我国数据中心余热回收技术应用:“道阻且长,行则将至。”